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麵粉不只是麵粉!一篇搞懂高筋、中筋、低筋,還有你該知道的「營養強化」秘密!

提到麵粉,您是不是常常只想到「做麵包用高筋、做蛋糕用低筋」?其實麵粉的世界比您想像的更豐富,也藏著許多您可能不知道的健康秘密!身為居家烘焙愛好者、或是注重家人飲食健康的您,這篇文章將帶您從源頭到餐桌,全面解鎖麵粉的奧秘,讓您挑對麵粉,做出美味又健康的料理!


源頭探秘:一粒小麥的奇幻旅程

您手中的麵粉,多半來自地球另一端!台灣每年進口超過130萬噸小麥,其中高達99.9%來自國外,主要產地是美國、澳洲和加拿大。我們所使用的,都是品質最好的「1級小麥」喔!

小麥依據「筋性」不同,可以分為兩大類:

    硬質小麥: 筋性強,主要用來製作高筋麵粉

    軟質小麥: 筋性較弱,適合製作低筋麵粉

這些優質小麥經過嚴格的篩選、清潔,再透過精密的研磨、過篩等製程,層層把關,才能變成我們熟悉的麵粉。


告別選擇障礙!高筋、中筋、低筋麵粉的美味任務

這是消費者最常遇到的問題!到底該用哪種麵粉?關鍵就在於它們的「蛋白質含量」和「筋性」。

麵粉種類

粗蛋白質含量(約)

筋度及黏度特性

適合用途

低筋麵粉

7.5% - 未滿 11%

筋度及黏度較低

各式蛋糕、餅乾等西點,口感蓬鬆、酥脆。

中筋麵粉

11% - 未滿 13.5%

筋度及黏度較均衡,適用範圍最廣

包子、饅頭、麵條、蔥油餅、餃皮等中式點心。

高筋麵粉

13.5% 以上

筋度大、黏性強

吐司、麵包,能做出Q彈有嚼勁的口感。

小撇步: 記住「低筋輕巧、中筋萬用、高筋有嚼勁」的口訣,您就能輕鬆挑選了!


麵粉不只是澱粉!您該知道的「營養強化」配方
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麵粉除了提供能量,還可以是補充營養的好幫手!

您是否曾留意過,市面上的麵粉有些標示著「營養強化」?這可不是隨意添加,而是全球許多國家為了改善國民健康而推行的重要政策!

為什麼需要營養強化?

    全球營養失衡: 即使是先進國家,民眾也普遍缺乏鐵、葉酸、多種維他命及礦物質。

    改善國民健康: 許多國家強制麵粉廠添加國民容易缺乏的營養素,有效改善了國民健康。例如,美國在1998年強制麵粉強化葉酸後,中風和心臟疾病人口顯著減少,死亡率也降低了約3.4%

日正的營養強化麵粉,特別添加了:

    菸鹼醯胺(維生素B3

    丁烯二酸亞鐵(鐵)

    硝酸硫胺明(維生素B1

    核黃素(維生素B2

    葉酸

這些營養素在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:

    維生素B1 有助於維持皮膚、心臟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。

    維生素B2 有助於皮膚的健康。

    葉酸: 有助於紅血球、核酸與核蛋白的形成。

【小提醒】 營養強化麵粉在成品外觀上會呈現較淡黃色,特別是製作白色饅頭時會較明顯,這是正常現象,請放心食用!